网易博客《时值五四》同步备份

城市的形象

2007.07.28.(六) 丁亥六月十五 晴

       前段时间回陕西一趟,走了西安、渭南两地。回来后,写下几篇小文,略作记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城市的形象

       去过几次上海。上海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高楼大厦和抢手几十年的“上海货”,而是五十年前第一次去那里,当妈妈问完路道过谢拉着我准备转身离开时,那位精干又和蔼的警察给她敬了一个礼。从小就知道“人民警察”,看到警察给人民敬礼却是头一回(从那以后到改革开放我再没见过第二回)。从此我对这个大都市心生敬意。

       在珠海呆了两年。珠海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它的天生丽质,而是到菜市场买菜时,摊主不论长幼男女,与绿盈盈的青菜一起递过来的那句脱口而出的“谢谢”,几乎每次都是这样,更不要说那些正规商家。这也许是我对特区感性认识的开始。

       我想,每一个市民其实都是城市的形象,不论他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。

       这次回渭南,时间虽短且一直在下雨,但还是欣喜地感到,这个我工作生活了近30年又远离了很久的地方,变得清新、亲切了许多。是因为老城区与新城区街道干净、绿化成绩显著?还是因为街道两旁新增了漂亮的楼房、醒目的路牌、垃圾桶、公厕标志?……也许更主要的,是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接触,虽然短暂。

       那天,我和老伴从西安至渭南的长途客车上下来走进大雨中,马上发现这条曾经十分熟悉的解放路变得有点陌生。想找一家复印店,一路走下去却咋也找不到。我们走进神火宾馆大堂询问,一位健壮的保安(后来知道他姓张)毫不犹豫地冒雨帮我们出去做了复印,帮我们叫了出租车,还告诉了我们该走的路线和车费。我们向浑身淋湿的小伙子道谢,他微微一笑:帮这点小忙,没啥,你们年纪大了,我年轻,没事。听说我们本就在渭南工作,只是出门在外久了,回来竟有点不认识。他又笑了:咱渭南创卫(创建卫生城市)哩,变化大着呢。言语中分明流露出几分自豪。

       这次回来,答应女儿去看看她小时候就读过的行署幼儿园和那里的老师。我自己此时也很想看看渭南咋个“创卫”,索性就来一个雨中漫步,沿着解放路、东风街一路走下去。沿途一处处的变化不禁使我想到,那个留着女儿美好记忆的行署幼儿园还在吗?我走近一家临街小店打听,柜台内的女营业员马上站了起来,与另外一位女顾客详细地给我指点。我说的是渭南方言,而那位营业员很认真地用普通话作答,虽说有点“醋(渭南人把带老陕味道的普通话称为‘醋溜普通话’),听着却十分悦耳。这些接待服务中的规范,正是曾经被许多小店铺长期忽视的所谓“细节”,今天,我打着伞站在这家小店门前时,有理由相信,忽视或已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   几年未见的朋友为了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渭南的变化,热情地开上自己的车拉着我们出去观赏市容,从我们熟悉的朝阳路一直转到尽西头的渭清路(好像是这个名字),眼前的渭南城路宽了,树多了,城市化程度高了,管理进步了,真格是今非昔比。从朋友夫妇一路如数家珍般的讲解中,除了听到城市的变化情况,我还听出了他们对生活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热爱、憧憬与期待,听出了一种自信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,还有比市民的热爱和自信更好的赞美吗?

       因为雨太大,时间也紧,我在渭南看到的基本上没有拍下来,很遗憾。可是所见所闻已经拷贝于心,贮存在记忆中,尤其是人的故事。那应该最关乎我们渭南的形象吧。

 

评论

© ID485916218 | Powered by LOFTER